位於頭部兩邊的外耳道及耳膜,是十分微細的人體組織,單靠肉眼無法看清楚內里是否出了問題,所以醫生會藉助高性能的顯微鏡,仔細查看耳朵的結構和情況,為病人找出病源所在。
耳垢積聚是一個十分常見的問題,弄不好隨時會傷及耳內組織,這時候醫生便需要顯微鏡的幫助,以便安全及小心地徹底清理病人的耳垢、異物或發炎組織,例如膿液或真菌結團。
濕疹等令皮膚痕癢的過敏症,是導致耳朵痕癢的主要原因,而外耳道皮膚被病菌感染亦可能引起耳痕不適。此外,積聚在耳道的耳垢也可能是痕癢的「元兇」。
中耳有耳膜的密封保護,令外物難以入侵,但當中耳腔有病患時,這重保護膜亦成為障礙,令藥物無法放進耳腔。 在這情況下,醫生便會在顯微鏡的協助下,用針筒刺過耳膜,直接把藥物注射入中耳腔,讓藥物可以發揮作用對付中耳的病源。
簡介
我們的耳朵有一塊薄薄的耳膜,分隔外耳及中內耳組織,但有時醫生需要在耳膜製造一條人工的通道,把被耳膜封鎖的膿液疏導出內耳,使耳內的氣壓回覆正常,避免問題危及聽覺。這條人工通道便是「耳道通氣管」。通氣管一般可用六至十八個月,然後便會跌出耳朵,原因是它是外來物質,所以會被身體慢慢排擠直至脫離耳膜為止。而醫生亦可替病好的患者拿走通氣管。
我需要做手術嗎?
如果你有中耳積水、淚鼻管阻塞及急性中耳炎,便可能需要接受植入耳道通氣管手術。
為何我要做手術?
通氣管的作用是疏導耳內的膿液,避免膿液侵蝕及感染其他部位,亦可加快痊癒;而它亦能夠令耳內的氣壓恢復正常,否則過大的壓力不但會即時影響聽力,更有機會傷及聽覺神經,造成永久性的破壞。
手術會有風險或併發症嗎?
這個手術是很簡單的治療,安全性很高,手術後最常見問題主要是復發、傷口感染及出血等等,處理後便沒大問題,只少於百分之一的機會可能會導致耳膜穿孔,但亦可補救。 至於手術後出現聽力受損、眩暈、面部神經癱瘓、氣管跌入中耳及植入性脂肪瘤等,則較為罕見。
我不想手術,可以嗎?
假如經醫生評估後有需要但不放置通氣管,你的聽力可能會持續下降,而急性中耳炎更可引起急性乳突炎、髗內擴散等併發症。
簡介
耳膜是保護聽覺系統的一道天然屏障,但疾病或意外都可令耳膜穿破。耳膜穿窿不但影響聽力,更會增加細菌侵襲內耳組織及神經的可能,而「鼓室成形術」便是一種可以修補穿窿耳膜的手術。手術的過程十分簡單,病人接受麻酸後,醫生會在患者耳朵的附近,取出一小塊肌肉膜或脂肪塊,填塞於耳膜穿窿的地方,並在中耳及外耳道放入支撐物料承托,避免肌肉膜走位。一段時間後,填窿的身體組織會慢慢與原來的耳膜融合,形成一體,令耳膜回覆完整。除了修補耳膜,「鼓室成形術」亦用於治療結構受損的聽小骨。醫生會利用人工物料,或從病人其他部位取出的骨骼組織,代替有問題的聽小骨,恢復耳朵的聽力。
我需要接受手術嗎?
如果你的耳膜有穿孔,例如意外刺穿或患有慢性中耳炎,而孔洞在三個月內也無法愈合,便應諮詢專家意見,考慮接受「鼓室成形術」。
為何我要做手術?
「鼓室成形術」能修復穿窿的耳膜,恢復正常的聽力,並且可以阻擋病菌入侵耳朵內部,因此可以有效控制及減少耳朵感染的機會。此手術修補耳膜的成功率達85%,但少部份病人在手術後仍受病徵影響,而耳膜亦可能會再穿窿。
手術會有風險或併發症嗎?
修補耳膜是低風險的手術,手術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大都是小問題,例如傷口發炎、出血及耳朵皮膚過敏等,亦有些人會有味覺遲鈍及暈眩等情況。手術後有聽力下降及面部神經受損等嚴重後遺症的情況並不常見,而治療後病人出現完全失聰更極為罕見。
我不想做手術,可以嗎?
耳膜穿窿可以帶來十分嚴重的後果,因為孔洞為病菌打開了「方便之門」,讓它們能夠自由進入耳朵內部,感染中耳組織及內耳神經,嚴重時可以導致聽力下降甚至變聾。
簡介
「乳突切除術」是一種用於治療中耳腔、乳突竇及乳突氣房病變的手術,它可以有效清理誘發不適的病灶,例如由炎症引起的膿液及囊腫,避免問題繼續影響聽力及惡化。 一般情況下,手術需要切走小部份的顱骨,以便徹底移除有問題的乳突組織。
我需要接受手術嗎?
如果你患有膽脂瘤或急性乳突發炎,便需要接受這手術清除有問題的組織,而部份患有化膿性中耳炎的病人亦需要做手術,幫助及加耳朵康復。
為何我要做手術?
膽脂瘤是一種可影響耳咽管功能的慢性中耳病,而乳突炎及慢性中耳炎可令耳內積聚大量膿液,「乳突切除術」可以清除病灶及吸走膿液,達到治療的效果。不過,手術未必可以完全部份病人在手術後仍會復發,病徵亦未必可以完。 手術會有風險或併發症嗎?這不是一個高風險手術,手術後較常見併發症主要為感染、出血、過敏、暈眩、組織殘留、味覺紊亂或減退,以及弱聽惡化等,大部份均屬輕微及可處理的問題。至於面癱、失去聽力、耳道收窄、耳廓變形、顱內感染和出血等後遺症並不常見。
我不想做手術,可以嗎?
假如中耳內有膽脂瘤、發炎組織或大量膿液,而又不作處理,炎症可能會持續及擴散,有機會併發腦膜炎、腦膿腫、內耳發炎及面癱等嚴重後遺症。